俄罗斯主动向中方,发起谈判请求,中俄跨境大桥,已经不够用了 |
时间:2022-12-29 10:06:30 来源:刘庆彬研究员 编辑: |
中俄跨境大桥出现堵车后,俄方主动提出了谈判请求,希望中方配合解决堵车问题,如今此事终于迎来了进展。
俄罗斯阿穆尔州政府日前发布公告,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自明年1月3日开始全天候运营,24小时允许车辆出入境。目前黑龙江大桥每天运营16个小时,每天能通过70到150辆车。而在24小时开放的情况下,该桥每天可通行190辆车。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边境大桥不同于普通的桥梁,桥梁的两端都有中俄各自的海关,每一辆车在通过大桥前都要接受严格的海关检查程序,因此每一辆车过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黑龙江大桥每天只能通过100多辆车。
除此之外,由于黑龙江大桥今年刚建成,很多配套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因此大桥目前的运力还没有被开发到极限。再加上俄罗斯今年对华出口需求的飞速增长,三个因素相叠加,导致了如今黑龙江大桥堵车的局面。
俄罗斯工商会主席卡特林不久前就在一次会议上承认,中俄边境的物流形势“依然严峻”,现有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运输需求,边境大桥堵车现象严重,车辆需要排很长的队才能过桥。与此同时,俄罗斯阿穆尔州政府也表示,正在与中方进行谈判,就延长大桥运营时间进行谈判。而如今谈判结束,中方答应了俄方的请求,同意大桥改为24小时运营。
对于中俄来说,这无疑都是一件好事,值得庆祝。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俄边境物流的许多问题其实早就能解决了,但一直拖到现在才解决,问题完全在于俄方。
就拿这座黑龙江大桥来说吧。实际上,早在1988年的时候,中方就提出想要在黑龙江上建设一座公路桥,方便两国间的贸易运输。但后来由于苏联解体,此事一度作罢。1995年,中方又重新把此事提上日程,并与叶利钦政府达成了相关协议,但此事后来又突然没了下文。
至于具体原因,恐怕有两点:第一,1996年叶利钦政府面临苏联解体后的首次大选,而为了打败当时势头强劲的久加诺夫,叶利钦需要得到西方的大力支持,因此与中国建桥一事就被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了;第二,当时俄罗斯国内的舆论环境对中国并不友好,许多俄罗斯“批评家”认为,一旦该桥建立起来,中国人会“大量涌入”远东地区,导致俄罗斯未来丧失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时光如梭,一转眼就到了2013年。在整整18年后,俄方终于同意推进黑龙江大桥的建设。在中方融资的帮助下,该桥俄罗斯段于2016年开工,2019年竣工,但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该桥的通车时间被拖到了今年6月。
而在这整整30多年的时间内,为了解决两国之间缺乏稳定运输线路的问题,智慧而又勤劳的中国人民想出了一个点子,那就是搭浮桥。你没听错,在2021年之前,每年冬季中俄都会在边境贸易港附近搭浮桥来实现运输,中俄边境4000多公里的黑龙江上,没有一座公路或者铁路桥,只有搭在冰面上的浮桥。
而如今浮桥变成了大桥,中俄双方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俄乌冲突,这座桥会不会如期开通,开通后会不会这么堵车,都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的。
请注意,这次是俄方主动向中方提出延长大桥运营时间的,而不是中方主动,也就是说,在打通贸易通道这件事上,俄罗斯是比我们着急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俄罗斯原本要出口给西方的大部分商品,比如粮食、化肥、木材以及煤炭等产品,如今都要出口到中国,而这种出口转移的需求是十分庞大的,目前边境基础设施根本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俄方才急着要求延长大桥运营时间——当然,俄方也清楚,这种措施也并非长远之计。
因此我们才看到,除了请求延长大桥运营时间,俄方今年在中俄边境启动了多个新项目。根据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的说法,目前中俄边境正在建设3个边境公路口岸、改造5个边境公路口岸以及2个铁路大桥,大部分工作将在3到4年内完成。这种规模和效率,在中俄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体现了俄罗斯目前的急迫心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