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半径 放大产业优势——中欧班列(长春)实现加速跑 |
时间:2024-09-12 12:34:22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 |
虽然已是夜晚时分,长春国际陆港工作人员依旧忙碌。工作人员穿梭在即将发车的列车之间,手持对讲机,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调度。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声,车轮缓缓滚动,越来越快,最终快速驶出站台,在浓浓的夜色中,驶向遥远的欧洲腹地。
中欧班列(长满欧)不仅是一列火车,更是一座“桥梁”,自2015年开通以来,一直高频往返于长春和欧洲之间,承载着长春市乃至吉林省与欧洲之间更深、更广、更有速度的经贸往来,不仅打破了我省进出口产品过去只能依赖沿海沿边和空港口岸转关的现状,更扩大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半径,使省市支柱产业优势不断放大。
“长春造”通过中欧班列闯世界
在兴隆综合保税区主卡口前,一辆辆装满货物的卡车有序进入,车上装有准备出口欧洲的汽车零部件、地板、玻璃等货物;场站内,集装箱整齐排列,吊车驾驶员精准操作,将一个个集装箱装卸到位……这样的忙碌场景在长春国际陆港已成常态。
飞驰的吉字号“钢铁驼队”正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新使者”,满载“长春造”奔向全球。
作为服务我省经济发展、联通内外的物流“动脉”,今年1至7月,“长满欧”共承运货物4510标箱,本省占比达67.79%。与“长满欧”相补充的中欧班列(长珲欧)本土运货量也与日俱增。1至7月,“长珲欧”共承运货物890标箱,本省货物占比达100%。
“长珲欧”与“长满欧”形成互补,形成我省国际铁路贯通欧洲“双龙出海”新格局。旺盛的需求让中欧班列奔跑得更远、更频繁。如今,以长春为枢纽的中欧班列货运量越来越大,货物种类越来越丰富,集货已经覆盖东北三省、环渤海地区、华北地区以及东北亚国家,贯通俄罗斯境内近百个铁路站点及欧洲腹地30个城市站点,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稳外贸和保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的重要支撑。
“中欧班列(长春)自开运以来,货源结构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本省货物占比逐步增加。”据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介绍,本地货源持续上升,说明我省产品供给和欧洲市场需求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同时也说明了中欧班列对本地企业的承运需求满足程度越来越高,福耀玻璃、锦湖轮胎、大陆电子等本地重点企业的进出口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据其介绍,2023年,中欧班列(长春)在全国开行的27个省份中排名16位;全国开行的79个城市中排名18位,中欧班列“长满欧”“长珲欧”稳步提升货运量,2023年先后开通了绥芬河、二连浩特、同江口岸,树立中欧班列(长春)品牌。
长春至辽港海铁联运力争“天天班”
围绕“长满欧”,海铁联运、卡车航班等多物流通道也应运而生。其中,1至7月份,天津方向发运822标箱,海铁联运吞吐量为51854标箱,同比增长13.57%。
“公空铁海”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国际通道体系,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不断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与辽港集团成立了吉林省省级物流合作平台公司,进一步深化两港合作,共建吉林省内陆开放核心区域,设立前置港,将海港功能向内陆延伸,发挥码头、堆场资源优势,做好内陆服务,搭建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发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功能,与辽港共推海铁联运“一单制”,加大“五定班列”开行密度,稳步推进长春至辽港海铁联运“天天班”。
“长春至辽港海铁联运目前是一周三班,预计在今年年底能实现‘天天班’。”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吉林省级国际物流平台公司的资源优势,打造更全面、更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为我省的进出口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时效,形成“以运带贸、以贸促产、以产补运”开放新格局。
哈长两市强强联手
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明确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我市积极促进与周边腹地的密切联系,正加速从“节点城市”向“枢纽城市”转变。
立足建设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哈长两市强强联手,对于构建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长春国际陆港与哈尔滨行业企业联动发展机制,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各自优势航线共同设计并推动物流产品,充分服务于内陆腹地诸多企业;共同设计多式联运国际中转、国际集拼物流产品,极力打造哈长城市群发展。
“我们希望借助国家强链补链发展建设契机,积极推进物流产业联动融合,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绿色高效低碳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相信,“加速跑”的中欧班列(长春)将释放更大活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