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记者沉浸式感受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很多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时间:2024-05-20 13:57:40 来源:参考消息 编辑: |
“我在蒙古国时曾看过有关中国脱贫攻坚的纪录片。这次来中国,我发现街上很多人都面带微笑,从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幸福。”在近日参加中蒙媒体联合采访活动期间,蒙古国苏力德电视台记者宝勒日其木格对本报记者感叹道。她还说:“现在全球都在聚焦中国的发展。我对中国在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惊叹,也非常羡慕。中国有很多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月21日至28日,“机遇中国·中国式现代化陕西内蒙古行”中蒙媒体联合采访活动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蒙古国记者协会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来自蒙古通讯社、国家公众广播电视台、《今日报》等20多家蒙古国主流媒体记者走进陕西和内蒙古的国际港务区、农业示范园、“走出去”企业、文博场馆、牧业牧区等,围绕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代牧业生产、牧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主题进行采访,沉浸式感受中国式现代化。
体验中国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色。对于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蒙古国记者印象深刻。中蒙媒体联合采访团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全球规模最大和技术领先的光伏制造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隆基绿能智慧能源展馆里,采访团跟随讲解员纵览光伏行业的历史变革,了解绿色能源前沿技术。隆基绿能推出的首款建筑光伏一体化产品“隆顶”引起蒙古国记者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俯身观看这款将可靠建筑材料和高效光伏产品完美结合的产品。还有记者按照讲解员指引走到“隆顶”之上,亲自感受其承重性能。
“包括首都乌兰巴托在内,蒙古国电力缺口比较大。我们非常关注新能源领域发展,蒙古国政府也在倡导发展新能源。隆基绿能利用太阳能发电,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蒙古国光能资源丰富,如果能引进相关技术和产品,将有助于我们解决电力短缺问题。”蒙古国今日新闻网记者策博勒玛对记者说。
在秦岭国家植物园,蒙古国记者对秦岭的生物多样性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赞不绝口。身处中国目前面积最大、地理位置最独特、生态价值最高、原始山林保护最好的植物园,蒙古国记者不停驻足拍照。了解到秦岭国家植物园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活植物引种记录达到204科1161属6512种,蒙古国《世纪报》记者奥云竖起大拇指。她对记者说:“中国的做法非常好。为保护生态环境,蒙古国政府也推出了‘种植十亿棵树’计划。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一起保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点赞中华文化传承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获传承动力,再显时代生机。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充满唐风秦韵,城垣古朴厚重,大雁塔巍峨耸立,蒙古国记者在这里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切身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精心保护和大力传承。
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00后”、蒙古国24tsag.mn网站记者巴特朝伦和“90后”、蒙古国焦点网记者娜木恩扎雅兴奋地穿上唐装,亲身体验唐风市井生活。当化妆师在巴特朝伦的额头涂上花瓣图案时,她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巴特朝伦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穿中国传统服饰。衣服的颜色和妆容,我都很喜欢。头饰也非常华丽。”娜木恩扎雅说:“今天能够体验中国的大唐服装和妆容,我非常兴奋。之前一直在担心,如此华丽的衣服是否适合我。现在我特别满意。”
在以秦腔戏剧为主题的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蒙古国记者领略到非遗秦腔的艺术魅力。策博勒玛对记者说:“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最宝贵的,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在这里见识到秦腔戏曲艺术的萌芽、诞生和发展,它能传承至今并发扬光大,不可思议。这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和全社会对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可贵的。”
最令蒙古国记者感到震撼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是如何制作的”“修复它们需要多长时间”“现在有技术可以保护兵马俑出土时的色彩了吗”……在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秦俑修复现场,记者们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久久不愿离去。在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当记者们了解到秦铜车马在出土时破碎成3000多片,经过近8年才得以修复时,纷纷赞叹不已。蒙古国TV6记者乌力吉巴雅尔说:“让我最震撼的是秦兵马俑一号坑。一边是陈列的出土兵马俑,一边是兵马俑修复现场,这是非常不可思议却又很务实的做法。中国在文化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好。”
感知中国开放机遇
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蒙古国记者不仅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也从中看到发展机遇。
爱菊集团紧邻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港口功能和中欧班列的开放通道,积极“走出去”,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厂,现已建起中外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跨国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当采访团经过该公司油脂加工中心时,厂区后方的货车正将从哈萨克斯坦运来的原料卸下,这让蒙古国记者直呼“方便”。有蒙古国记者当场表示,希望有一天蒙古国的畜牧产品也能如此方便地进入中国企业厂房。
在西安国际港,采访团登上综合营业大厅二层,卡车在堆放整齐的集装箱间不停穿梭,龙门起重机正将摆放整齐的集装箱搬运装车,中欧班列“长安号”就是从这里出发。据工作人员介绍,仅去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就突破5000列。蒙古国ikon.mn网站记者尼玛乌尼吉曾参与报道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她对中欧班列的货物吞吐量有一定了解。在她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如今置身于西安国际港,她对这里的规模如此之大更是有了切身体会,并深深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
蒙古国记者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乌干巴雅尔从中看到发展机遇。他说:“我到过中国很多沿海港口,这是第一次来到陆路口岸。在蒙古国‘口岸复兴’政策实施下,我们正在积极扩建与中国对应的口岸。前段时间,中国援建我国的扎门乌德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启用,极大提升了口岸客货通关能力。在历史上,蒙古国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希望今后我国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的相关建设中。”
感受农业科技魅力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成色。在寒冷干旱的蒙古国,究竟应该如何发展现代化农业?蒙古国记者来到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科技感十足、智能化发达的杨凌寻找答案。
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里,蒙古国记者参观了智慧云控制中心、智能温室大棚与自动化植物工厂,他们对无土栽培无限生长型番茄种植系统尤为感兴趣,向讲解员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用什么来替代土壤”“番茄的口感如何”“多久才能成熟”……在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蒙古国记者非常关心“哪些技术可以在蒙古国推广”“有多少蒙古国专家曾来此培训”“蒙古国产品如何才能进入杨凌跨境商品展示平台”……在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记者们饶有兴趣地了解了许多关于旱地水肥利用、节能灌溉的知识和技术。
乌干巴雅尔曾做过八年农业记者,在杨凌采访期间一直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直播报道。他说:“蒙古国很多地方降水都很少。要提高农业产量,肯定要借助科学力量。我们希望通过报道中国在旱区节水农业方面的先进经验,供蒙古国专家参考,并带动他们来中国交流学习。”乌干巴雅尔对无土栽培技术的原理和运用也非常感兴趣。他说:“技术革新让作物生长环境不受传统耕种方式限制,空间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运维成本显著降低,值得在蒙古国推广。”
取经畜牧业现代化
采访团最后一站,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4月底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空气中已经有了春天的暖意。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舒图嘎查“90后”牧民敖木希勒的家中,到访的蒙古国记者向主人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你们家养的牛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建设供牲畜过冬用的棚舍,能从政府领到多少补贴”“牲畜过冬的饲草怎么解决”……蒙古国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冬天,数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使该国传统支柱产业畜牧业遭受重创。蒙古国记者希望在这里寻找到可供本国牧民借鉴的经验。
除了敖木希勒的牧场之外,蒙古国记者在两天时间里还在西乌珠穆沁旗参访畜牧业股份经济合作社、绿色畜产品加工园区、现代饲草产业园区,并前往阿巴嘎旗参访畜牧业科技企业、现代化家庭牧场和兽医兽药社会化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专为动物急救设计的救护车、远程问诊室、疫病监测间、动物手术室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住满病号的动物病房。这一切既让蒙古国记者感到新奇,又令他们赞叹不已。
蒙古国库苏古尔电视台记者仁琴米达格对记者说:“蒙古国目前还没有如此条件优越的动物医院。生病的牲畜可以得到‘住院治疗’,这种模式非常新奇。在蒙古国,畜牧业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现代化发展,保障畜群的疾病防治、实现安全生产,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我在报道中将会介绍中国的先进经验。”
搭建民心相通桥梁
在八天时间里,蒙古国记者奔赴陕西和内蒙古,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有了切身体会。对于中国取得的成就,记者们有目共睹。对于中国积累的经验,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
蒙古国《今日报》记者朝勒门说:“作为一名有着21年从业经历的老记者,我去过很多国家采访,但每次来中国都感觉是最安全的。我每来一次中国,都会刷新我对中国的看法,都会有更充分、更新鲜的收获。我回国之后将发布更多系列报道,介绍中国在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功经验。”
策博勒玛说:“作为记者,我之前曾多次来中国采访。我这次重点关注中国在弘扬传统文化、文化保护和畜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并找到了答案。”她还说:“蒙中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两国人民中间有很多美好的故事。作为媒体人士,我们是续写这一美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干巴雅尔说:“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这次采访,我们看到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蒙古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有着强烈的了解愿望。通过此次联合采访活动,蒙古国一些青年记者也来到中国。我相信,我们的一系列报道将会进一步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会助推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
|
|
|